搜索
首页 《有感》 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悬衙。

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悬衙。

意思:吏人不见朝廷礼仪,麋鹿时时到悬衙。

出自作者[宋]丁谓的《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在京华。》是一首描绘诗人离开京城后到达崖州(今海南三亚)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环境的感慨。 首句“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在京华。”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感叹到达崖州的事实,感到非常可惜。同时,他也表达了在梦中还感觉像在京华一样,反映出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三百家。”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旅途漫长和当地人口稀少的感慨。万里行程,反映出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没有三百家的户口,则揭示了崖州人烟稀少的现状。 “夜听猿啼孤树远,晓看潮上瘴烟斜。”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夜晚听猿猴啼叫和早上看潮水带着瘴气上升的场景。猿猴啼叫和瘴气是崖州的典型环境特征,诗人通过描述这些场景,进一步展示了当地的生活环境。 “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悬衙。”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官吏和文化的陌生感。他看不到中朝礼,说明当地的文化氛围与诗人熟悉的京城文化有很大差异;麋鹿时时到悬衙,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直观感受,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当地官僚体系的观察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到崖州事可嗟,梦中常若在京华。
程途何啻一万里,户口都无三百家。
夜听猿啼孤树远,晓看潮上瘴烟斜。
吏人不见中朝礼,麋鹿时时到悬衙。
作者介绍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

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关键词解释

  • 朝礼

    读音:cháo lǐ

    繁体字:朝禮

    意思:(朝礼,朝礼)

     1.参拜;朝拜。
      ▶《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今则将行朝礼,爰申宠命

  • 麋鹿

    读音:mí lù

    繁体字:麋鹿

    短语:

    英语:elk

    意思:
     1.麋与鹿。
      ▶《孟子•梁惠王上》:“乐其有麋鹿鱼鳖。”
      ▶唐·孟郊《隐士》诗:

  • 时时

    读音:shí shí

    繁体字:時時

    短语:三天两头 常 时 常事

    英语:often

    意思:(时时,时时)
    常常。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袁盎虽家居

  • 吏人

    引用解释

    1.指官府中的胥吏或差役。《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閈閎,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唐 韩愈 《柳巷》诗:“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 阎都督 ﹞分付吏人,观其所作,可来报知。”

    2.泛指当官的人。 唐 岑参 《送李郎尉武康》诗:“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中朝

    读音:zhōng cháo

    繁体字:中朝

    英语:China and Korea

    意思:
     1.临朝之时。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昭王临朝叹息,应侯进曰:‘臣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