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待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

意思: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待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博学多才,德高望重的学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学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首联“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描绘了学者的学问渊博和讲学之地的重要性,颔联“芦绅归博洽,鸣玉称雍容”进一步描绘了学者的风度翩翩和从容不迫的气度。颈联“贰复累囚象,尸臣古瑑纵”则运用典故,表达了学者忠诚于国家,尽心尽力的形象。尾联“老成今已矣,咨访欲谁从”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老者已经逝世的惋惜之情,以及对于未来谁能继续担任咨询访问的职责的疑虑。 整首诗在词语运用上娴熟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学者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人格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于时代变迁和人才流失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室书编富,金华讲席重。
芦绅归博洽,鸣玉称雍容。
贰复累囚象,尸臣古瑑纵。
老成今已矣,咨访欲谁从。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讲席

    读音:jiǎng xí

    繁体字:講席

    英语:give lecture to

    意思:(讲席,讲席)
    高僧、儒师讲经讲学的席位。亦用作对师长、学者的尊称。
      ▶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发讲

  • 金华

    读音:jīn huá

    繁体字:金華

    英语:jinghua

    意思:(金华,金华)
    I
    金质的花饰。
       ▶《后汉书•蔡邕传》:“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瓜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

  • 石室

    读音:shí shì

    繁体字:石室

    英语:Thach That

    意思:
     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
      ▶《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晋·杜预注:“宗祏,宗庙中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