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黍离》
此何人哉?
此何人哉?
意思: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出自作者[先秦]诗经的《黍离》
全文创作背景
《诗经》中的《黍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东周初年的历史事件有关。东周初年,周平王迁都洛阳,这是因为西周的首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王室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周大臣行役路过故都镐京,看到曾经的宫殿宗庙已成为废墟,被茂盛的黍稷覆盖,心中悲愤难抑,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国家沦亡的痛苦。这就是《黍离》的创作背景。
相关句子
何人传此曲,此曲怨何人。
-- 出自《月下闻笛》作者:[宋]杨万里
有琴何人操,有塚何人肃。
-- 出自《己丑二月七日雨中读汉元帝纪效乐天体》作者:[宋]周必大
何人丸泥封函谷,何人三箭定天山。
-- 出自《乌乌歌》作者:[宋]乐雷发
彼何人兮独安,此何人兮独难。
-- 出自《楚语为屈平作》作者:[宋]曹勋
试问登坛与分社,予何人彼亦何人。
-- 出自《春暮述怀》作者:[宋]华岳
何人彩笔能生花,何人赤手握灵蛇。
-- 出自《王二丈挽词(伯穀)》作者:[明]吴鼎芳
不识此何辜?
-- 出自《哭王质夫》作者:[唐]白居易
此何哉,自取耳,亦难兮。
-- 出自《最高楼 又次前韵》作者:[元]刘敏中
客怀到此何由壮?
-- 出自《新店道中 其一》作者:[元]王冕
随高随下,何此何彼。
-- 出自《偈颂七十八首》作者:[宋]释正觉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 出自《寒夜思友三首》作者:[唐]王勃
吾其柰此何,唧唧复唧唧。
-- 出自《书触目》作者:[宋]晁说之
笑悠悠、造物戏人哉,冠缨绝。
-- 出自《满江红 送张子正广西宣慰司都事》作者:[元]姚燧
如公希世者,自古几人哉。
-- 出自《和宋永兄爱日楼见寄八首》作者:[宋]黄公度
知有四翁遗迹在,山中岂信少人哉。
-- 出自《次韵子瞻闻不赴商幕三首》作者:[宋]苏辙
吴人哉酒登虎丘,窈窕万舞杂沮讴。
-- 出自《大雪登越州城楼》作者:[宋]刘过
诗句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作者介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