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分类标签: 怀古诗 咏史诗
作品赏析
此诗作者在写法上采用了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方式,因此这首诗具有宽泛和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
全诗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心绪压抑三个方面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人公不胜忧郁之状。
诗首章写诗人行役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一片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日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火也难觅印痕了,看哪,那绿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诗人眼中,却是勾起无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缓步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不禁心旌摇摇,充满怅惘。怅惘尚能承受,令人不堪者是这种忧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尴尬,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这种大悲哀诉诸人间是难得回应的,只能质之于天:“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自然也无回应,此时诗人郁懑和忧思便又加深一层。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场景未变,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实”。稷黍成长的过程颇有象征意味,与此相随的是诗人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气,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
其实,诗中除了黍和稷是具体物象之外,都是空灵抽象的情境,抒情主体“我”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点,欣赏者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遭际从中寻找到与心灵相契的情感共鸣点。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难觅之憾,世事沧桑之叹,无不可借此宣泄。此诗所提供的具象,表现出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何等样的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充满失望的呼号,就好像后世诗人”陈子昂吟出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心中所怀的正是这种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
创作背景
《诗经》中的《黍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东周初年的历史事件有关。东周初年,周平王迁都洛阳,这是因为西周的首都镐京被犬戎攻破,周王室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东周大臣行役路过故都镐京,看到曾经的宫殿宗庙已成为废墟,被茂盛的黍稷覆盖,心中悲愤难抑,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国家沦亡的痛苦。这就是《黍离》的创作背景。
上一首
《子衿》
下一首
《七月》
诗词关键字: 离离 苍天 不知
相关诗词
  • 1
    [宋]
    父老招呼共一觞,岁犹中熟有余粮。
    荞花漫漫浑如雪,荳荚离离未著霜。
    山路猎归收兔网,水滨农隙架鱼梁。
    醉看四海何曾窄,且复相扶醉夕阳。
  • 2
    [宋]
    道义曾无间,因依遂有连。
    旋闻新雨露,亟返旧林泉。
    父老门庭下,儿孙几杖前。
    不令成比段,泣涕问苍天。
  • 3
    [明]
    俞公晚好事,垂涎及荔支。
    愿贬枫亭驿,甘作驿丞卑。
    忘意荔熟日,端坐饱啖之。
    事有谬不然,倾耳听我词。
    枫亭闽孔道,迎送无停时。
    漳泉贵宦多,暑行喜夜驰。
    东迎接不及,南送已嫌迟。
    炎天夫马缺,每被豪奴笞。
    此亦丞常分,受辱其所宜。
    及至荔支熟,苦情公不知。
    驿庭只四树,树老半枯枝。
    每岁贡上官,皆派丞往赍。
    岁有熟不熟,上官循旧规。
    十万献抚按,百万分三司。
    四郡大乡官,例亦有馈遗。
    张家赊数担,李家复那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