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耽尘编,起观星河沉。
意思:端坐在沉溺于尘编,起看星河沉。
出自作者[宋]黄大受的《秋夜读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青灯敞虚堂,微风动衣襟》是一首优美的夜坐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青灯下,微风轻拂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房间中,沉浸在书海中,时而抬头仰望星空。诗中透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青灯敞虚堂,微风动衣襟”开篇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夜晚。青灯象征着寂静和深思,微风则增添了环境的宁静和舒适。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为接下来的诗句提供了背景。
“兀坐耽尘编,起观星河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活动。他独自坐着,沉浸在书海中,时而抬头仰望星空。这里的“兀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尘编”则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而“起观星河沉”则描绘了诗人从书本中抬起头来,仰望星空的美景,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古人岂可见,所希见其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人性的探索。诗人认为古人虽然无法相见,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追求的。这里的“古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敬仰的智者或先贤,而“所希见其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性深处的探索和追求。
“终然发永欢,不收呜床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欢愉。尽管夜已深,但诗人仍然感到欢愉和满足。他轻轻地抚摸着床头的琴弦,发出悠扬的声音,表达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沉思、热爱知识、追求人性、乐观欢愉等情感和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