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夜读书》

青灯敞虚堂,微风动衣襟。
兀坐耽尘编,起观星河沉。
古人岂可见,所希见其心。
终然发永欢,不收呜床琴。
作品赏析
这首诗《青灯敞虚堂,微风动衣襟》是一首优美的夜坐诗,它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青灯下,微风轻拂的画面。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房间中,沉浸在书海中,时而抬头仰望星空。诗中透露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青灯敞虚堂,微风动衣襟”开篇两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夜晚。青灯象征着寂静和深思,微风则增添了环境的宁静和舒适。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为接下来的诗句提供了背景。 “兀坐耽尘编,起观星河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活动。他独自坐着,沉浸在书海中,时而抬头仰望星空。这里的“兀坐”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尘编”则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而“起观星河沉”则描绘了诗人从书本中抬起头来,仰望星空的美景,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古人岂可见,所希见其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人性的探索。诗人认为古人虽然无法相见,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追求的。这里的“古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敬仰的智者或先贤,而“所希见其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性深处的探索和追求。 “终然发永欢,不收呜床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欢愉。尽管夜已深,但诗人仍然感到欢愉和满足。他轻轻地抚摸着床头的琴弦,发出悠扬的声音,表达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沉思、热爱知识、追求人性、乐观欢愉等情感和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关键字: 青灯 观星 衣襟
相关诗词
  • 1
    [清]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 2
    [唐]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3
    [唐]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