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江行万里图》

雪山西来接海白,天之所以限南北。
谁人胸里着舆图,挥斥荆吴入绡墨。
浓浓淡淡两岸山,烟波弥茫江面宽。
水空漠漠鸟飞绝,渐看渐远天漫漫。
客舟泝流先后去,风帆饱腹如飞舞。
有时小艇绝波来,不知何处横江渡。
钟山隐隐开金陵,雨花台前留玉京。
汀洲劣处小孤出,垂杨绿引当阳城。
蕲黄紫翠照卷雪,武昌楼台半明灭。
周郎赤壁杳难凭,洞庭寒烟濛孤月。
西江耿耿沙籀清,三十六湾斜照明。
黄陵庙深楚山阔,九疑成削黏天青。
我来展轴惊快睹,恍然对面水仙府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雪山的美丽景色、长江两岸的山水风光、江面的烟雾和鸟飞天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中描述了雪山从西方滚滚而来,与大海的白浪相接,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壮丽景象。作者通过想象,描绘了一个胸怀壮志、心胸开阔的人物形象,挥斥荆吴,挥毫泼墨,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接着,诗中描绘了江面的烟雾和两岸的山水风光。江面弥茫,水空漠漠,鸟飞绝迹,景色空灵幽静。随着船只逆流而上,风帆如飞舞般张满,不时有小艇从波涛中划出,让人感到惊奇和神秘。 随后,诗中又描绘了钟山、雨花台、小孤山、黄陵庙等名胜古迹,以及西江两岸的美丽风光。这些景象令人惊叹,仿佛置身于水仙府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整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美好。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创作背景
《江行万里图》是宋朝画家黄大受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与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南侵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这场战争导致洛阳、汴京等地遭受严重破坏,百姓流离失所。黄大受为了逃避战火,携带家人南逃,先后经过淮海地区、金陵、江西,最后到达广东的南雄。 这幅画是黄大受在避难江南,舟行长江时,借古忧今,抒发爱国情怀而创作的。因此,《江行万里图》不仅是一幅山水画,还寓含了画家对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家乡和人民的思念之情。
诗词关键字: 挥斥 汀洲 垂杨
相关诗词
  • 1
    [明]
    我昔奉敕辞金阙,西下巴川持使节。
    仙槎二月出龙河,万里春风掉晴雪。
    吴江茫茫入杳冥,棹歌初过蛾眉亭。
    锦袍不见李供奉,白云遮断三山青。
    烟芜涨绿知何地,白鸟双双没淮树。
    片帆风满疾如飞,矫首惊看溯流去。
    大孤小孤横雪波,匡庐五老青嵯峨。
    九江秀色叹奇绝,半空飞瀑悬银河。
    推篷竟日闲吟倚,瞬息舟移洞庭水。
    君山如黛压中流,十二烟鬟镜光里。
    好山远自峨眉来,潇湘练明天际开。
    疑峰九点落空翠,重华孤坟安在哉?
    武昌地转多遗迹,隔岸鸟鸣瞻赤壁
  • 2
    [唐]
    无际波光滉太虚,君山一点暮云孤。
    危楼栏槛能多少,展尽江湖万里图。
  • 3
    [元]
    长江千万里,何处是侬乡?
    忽见晴川树,依稀认汉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