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

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

意思:草堂长期关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忆庐山旧隐及洛下新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处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首联“形骸黾勉班行内,骨肉句留俸禄中。”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工作,表达了诗人对职场的无奈和矛盾。“形骸黾勉”暗示了工作的不易和辛苦,“骨肉句留”则表达了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和无奈。 颔联“无奈攀缘随手长,亦知恩爱到头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攀缘”指的是人生的各种牵绊和追求,“随手长”表达了这些追求的短暂和无常,“恩爱到头空”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联系的虚无和脆弱。 颈联“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过去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草堂”和“竹院”是诗人过去的居所,现在却被关闭在庐山下,新抛在洛水之东,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 尾联“自是未能归去得,世间谁要白须翁。”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未能归去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不满,“白须翁”则暗示了诗人已经年老,但仍然无法摆脱世事的牵绊和困扰。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处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以及对自由和家乡的渴望。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形骸黾勉班行内,骨肉句留俸禄中。
无奈攀缘随手长,亦知恩爱到头空。
草堂久闭庐山下,竹院新抛洛水东。
自是未能归去得,世间谁要白须翁。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洛水

    读音:luò shuǐ

    繁体字:洛水

    意思:
     1.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洛河。
      ▶汉·扬雄《羽猎赋》:“鞭洛水之宓妃,饷屈原与彭胥。”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洛水》:“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

  • 庐山

    读音:lú shān

    繁体字:廬山

    英语:Lushan

    意思:(庐山,庐山)
    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耸立于鄱阳湖、长江之滨。又名匡山、匡庐。相传周有匡姓七兄弟结庐隐居于此,故名。见北魏·郦道元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