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梅》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意思: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地方栽。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咏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梅花高洁的诗篇。 首先,诗的开头“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就以梅花的绝美之姿,引出了对梅花稀有之地的疑惑,进而表达出对梅花的珍视。这两句诗以疑问和想象的方式,描绘出梅花在江南稀有的景象,同时也为读者勾勒出梅花的美妙形象。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象,以“雪满山中高士卧”描绘出梅花的傲骨和坚韧,以“月明林下美人来”描绘出梅花的清雅和娴静。这两句诗将梅花比作山中高士,林下美人,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两句诗则描绘了梅花的环境和状态,以“疏影萧萧竹”描绘出梅花的清冷和孤傲,以“春掩残香漠漠苔”描绘出梅花的凋零和落寞。这两句诗将梅花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得梅花形象更加立体和丰富。 最后,“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惋惜和感慨。诗人认为梅花的美和气质本应受到人们的赞美和咏叹,但却因为被何逊离去而无人咏唱,使得梅花的美无法被更多的人所欣赏。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梅花的形象和环境,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惋惜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让人在欣赏梅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瑶台

    读音:yáo tái

    繁体字:瑤檯

    英语:a tower-like building ornamented with gems

    解释:美玉砌成的华丽楼台,传说为神仙所居住客醉瑶台。

  • 江南

    读音:jiāng nán

    繁体字:江南

    英语:south of the River

    意思:
     1.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汉以前一般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南部分和湖南省、江西省一带;后

  • 处处

    读音:chǔ chù

    繁体字:處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琼姿

    读音:qióng zī

    繁体字:瓊姿

    意思:(琼姿,琼姿)
    美好的丰姿。
      ▶《太平广记》卷四引晋·葛洪《神仙传拾遗•萧史》:“﹝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而琼姿炜烁,风神超迈,真天人也。”
      ▶宋·洪迈《夷

  • 只合

    读音:zhī hé

    繁体字:衹合

    意思: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薛能《游嘉州后溪》诗:“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武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