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安可论。
意思:瑶台怎么可以讨论。
出自作者[唐]陈子昂的《感遇·之十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圣人不利己》是一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表达了对清净无为、慈悲济世等高尚品质的崇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黄屋”、“瑶台”、“西方化”、“金玉雕刻”等,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贪欲、虚荣、浮华与清净无为的价值观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人性的弱点与道德的缺失。
首先,诗中的“圣人不利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它表达了对那些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苦难的人的批判。而“忧济在元元”则表达了对济世救人的崇高情怀的赞美,强调了道德和责任的重要性。
其次,“黄屋非尧意”和“瑶台安可论”是对权力和虚荣的批判。黄屋是皇帝的象征,瑶台则是奢华之地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滥用权力和贪图奢华的批判,揭示了这些行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再者,“西方化”和“清净道弥敦”是诗中的另一重要主题,表达了对清净无为、慈悲济世等高尚品质的崇敬。这与前文提到的贪欲、虚荣、浮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和“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是对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和奢华生活的批判,揭示了这些行为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清净无为、慈悲济世等高尚品质的崇敬,以及对滥用权力和贪图奢华等负面现象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在语言运用上,这首诗采用了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形象,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诗歌中的用典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厚度,使得诗歌更具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 春思安可忘。-- 出自《杂诗》作者:[魏晋]曹植
- 咄嗟安可保。-- 出自《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作者:[魏晋]孙楚
- 咄咄安可言。-- 出自《感遇·之十七》作者:[唐]陈子昂
- 悠悠安可原。-- 出自《折杨柳行》作者:[魏晋]曹丕
- 悠悠安可任-- 出自《种葛篇》作者:[魏晋]曹植
- 洞庭安可穷。-- 出自《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作者:[南北朝]鲍照
- 功名安可留。-- 出自《效阮公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盛年安可持。-- 出自《月重轮行》作者:[魏晋]陆机
- 万世安可思。-- 出自《挽歌诗》作者:[魏晋]陆机
- 一醉瑶台风露。-- 出自《水调歌头·世事不须问》作者:[宋]韩元吉
- 瑶台曲。-- 出自《忆秦娥·参差玉》作者:[元]倪瓒
- 瑶台淡薄妆。-- 出自《菩萨蛮·午庭栩栩花间蝶》作者:[宋]侯置
- 疑是在瑶台。-- 出自《菩萨蛮·城阴犹有松间雪》作者:[宋]李廌
- 仙子下瑶台。-- 出自《乐语》作者:[宋]王义山
- 可怜瑶台树。-- 出自《感遇·之三十》作者:[唐]陈子昂
- 瑶台有青鸟。-- 出自《感遇·之廿五》作者:[唐]陈子昂
- 瑶台月。-- 出自《忆秦娥·梅花发》作者:[宋]朱熹
- 瑶台空月明。-- 出自《菩萨蛮·玉童西迓浮丘伯》作者:[宋]苏轼
- 休论往事。-- 出自《减字木兰花·淮山清夜》作者:[宋]吴则礼
- 真实不须论。-- 出自《木兰花慢 覃怀北赏梅,同参政西庵杨丈,和》作者:[元]白朴
- 相逢论-- 出自《李云南征蛮诗》作者:[唐]高适
- 朵颐论-- 出自《和曹子方杂言》作者:[宋]黄庭坚
- 何处论知己?-- 出自《晚眺 其二》作者:[元]王冕
- 山河不复论。-- 出自《将命至邺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何须人事论。-- 出自《望野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炎炎论之。-- 出自《瓮牖吟》作者:[宋]邵雍
- 论微妙。-- 出自《调笑令 和师韵赠张马二公》作者:[元]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