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
洞庭安可穷。
洞庭安可穷。
意思:
洞庭湖怎么可能。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从庾中郎游园山石室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山林的景象,其中有云崖、灵室、冈涧、林障等自然元素,给人一种深邃、幽暗、险峻的感觉。诗人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如怪石似龙章、瑕璧丽锦质等,使得诗歌更具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于炼玉人处此环境的赞叹,体现了对于自然和人的敬畏和崇敬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精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春思安可忘。
-- 出自《杂诗》作者:[魏晋]曹植
咄嗟安可保。
-- 出自《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作者:[魏晋]孙楚
瑶台安可论。
-- 出自《感遇·之十九》作者:[唐]陈子昂
咄咄安可言。
-- 出自《感遇·之十七》作者:[唐]陈子昂
悠悠安可原。
-- 出自《折杨柳行》作者:[魏晋]曹丕
悠悠安可任
-- 出自《种葛篇》作者:[魏晋]曹植
功名安可留。
-- 出自《效阮公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盛年安可持。
-- 出自《月重轮行》作者:[魏晋]陆机
万世安可思。
-- 出自《挽歌诗》作者:[魏晋]陆机
行吟洞庭句,不见洞庭人。
-- 出自《梦江南》作者:[唐]张祜
曾为洞庭客,还送洞庭人。
-- 出自《赠别李山人》作者:[唐]张乔
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笛铜龙精。
-- 出自《周郎玉笙谣》作者:[元]杨维桢
洞庭高秋乃无事,洞庭主人独多才。
-- 出自《和张纯父霜月三首》作者:[宋]陈杰
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 出自《谅公洞庭孤橘歌》作者:[唐]顾况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
-- 出自《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作者:[宋]吴芾
我穷本人穷,得饱天所畀。
-- 出自《夏至後得雨》作者:[宋]苏辙
未必阳山天下穷,英州穷到骨中空。
-- 出自《出真阳峡十首》作者:[宋]杨万里
淮阴市里人相见,尽道途穷未必穷。
-- 出自《江岸闲步(此后壬申年作,在南安县)》作者:[唐]韩偓
彻骨穷来不厌穷,横眠倒卧白云中。
-- 出自《建康黄尚书主住清真曾以颂却之》作者:[宋]释亮
唐虽未老行将老,衍不应穷究竟穷。
-- 出自《上知己》作者:[宋]冯时行
诗句原文
荒涂趣山楹。
云崖隐灵室。
冈涧纷萦抱。
林障沓重密。
昏昏磴路深。
活活梁水疾。
幽隅秉昼烛。
地牖窥朝日。
怪石似龙章。
瑕璧丽锦质。
洞庭安可穷。
漏井终不溢。
沈空绝景声。
崩危坐惊栗。
神化岂有方。
妙象竟无述。
至哉炼玉人。
处此长自毕。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洞庭
读音:
dòng tíng
繁体字:
洞庭
英语:
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洞庭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