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
意思:孔子忧虑世人接舆狂,臧谷虽然不同最终灭亡。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和刘道原咏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孔子忧世和接舆狂放的故事,以及对于名声和不朽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名声、不朽和历史兴废的思考。
首联“仲尼忧世接舆狂,臧谷虽殊竟两亡”,通过孔子和接舆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忧虑和对于名声的淡泊。接舆是一个狂放的人,孔子对他的评价是“凤兮!凤兮!”而臧和谷两个小故事则表达了变化无常的主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名声和实事的相对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颔联“吴客漫陈豪士赋,桓侯初笑越人方”,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场景,一个是吴客在漫谈豪士赋,另一个是桓侯嘲笑越人方。这两个场景分别代表了豪放和迂腐的不同态度,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同人生观的看法。
颈联“名高不朽终安用,日饮无何计亦良”,表达了对于名声不朽的怀疑,也表达了对于安逸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
尾联“独掩陈编吊兴废,窗前山雨夜浪浪”,描绘了诗人独自翻阅历史书籍,感叹兴废之事,窗外山雨如注,浪浪作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自然的感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名声、不朽和历史的思考。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