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青山庙》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意思:霸主灭亡时也不同,不知道灵魂再也没有回来。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青山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以沉郁而富有感情的笔触,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痛和愤慨。 首句“市箫声咽迹崎岖”描绘了市井中的箫声,声音哽咽,曲调崎岖,给人一种悲凉而艰难的感觉。箫声在市井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艰难和不易,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雪耻酬恩此丈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为了雪耻报仇而奋斗的人的敬佩和赞美。这里的“丈夫”并非只是指具体的某个人,更是对那些有志气、有担当的人的赞美和颂扬。 “霸主两亡时亦异”一句,描绘了一个动乱的时代背景,霸主相继灭亡,时代也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奋起反抗,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最后一句“不知魂魄更无归”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悲痛。在动乱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失去了家园和亲人,魂魄无处归依,这是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悲痛,是对那个动乱时代的一种反思和控诉。诗人通过描绘市井箫声、雪耻报仇、霸主灭亡等场景,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不满和愤怒,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有志气、有担当的人的赞美和敬佩。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魂魄

    读音:hún pò

    繁体字:魂魄

    英语:soul

    意思:
     1.古人想像中一种能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精神。附体则人生,离体则人死。
      ▶《左传•昭公七年》:“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

  • 霸主

    读音:bà zhǔ

    繁体字:霸主

    英语:overlord

    意思:
     1.在诸国中势力最大取得首领地位的国家。
      ▶《左传•成公八年》:“士之二三,犹丧妃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两亡

    读音:liǎng wáng

    繁体字:兩亡

    意思:(两亡,两亡)

     1.两者一起死亡。
      ▶《宋书•沈文秀传》:“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弟可速去,无为两亡。”
     
     2.

  • 无归

    读音:wú guī

    繁体字:無歸

    意思:(无归,无归)

     1.不回去;不回归。
      ▶《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唐李洞《和刘驾博士赠庄严律禅师》:“尘劫自营还自坏,禅门无住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