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牧隐二首》 钟鼎山林志则均,未须牧隐卧漳滨。

钟鼎山林志则均,未须牧隐卧漳滨。

意思:钟鼎山林志则均,不需要管理隐在漳水之滨。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题牧隐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钟鼎山林志则均,未须牧隐卧漳滨。要令天下归吾牧,莫为牛羊遽绝人》是由明朝诗人徐渭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钟鼎山林志则均”表达了诗人对钟鼎(象征权力)和山林(象征隐逸)的志向都是均衡的,表现出诗人对这两种生活的矛盾心理。他并非完全追求权力,也并非完全避世,而是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未须牧隐卧漳滨”表明诗人并不需要像孔子弟子一样隐居在漳河之滨,表达出他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并不只是单纯的逃避现实,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追求。 “要令天下归吾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下的关怀,希望自己能够引导天下,这显示出诗人胸怀天下、济世安民的情怀。这里的“牧”并非仅仅是管理,更是一种引导和教化。 “莫为牛羊遽绝人”则是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诗人警告人们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的清净和简单,而完全摒弃了人间的繁华和纷扰,这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人认为,过于简单化、表面化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真正的解决之道应该是寻求一种平衡,既能享受人生的乐趣,又能承担社会责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政治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的智慧、情怀和社会责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钟鼎山林志则均,未须牧隐卧漳滨。
要令天下归吾牧,莫为牛羊遽绝人。

关键词解释

  • 钟鼎山林

    引用解释

    比喻富贵和隐逸。 宋 辛弃疾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一:“疎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读音:zhōng dǐng shān lín

  • 钟鼎

    读音:zhōng dǐng

    繁体字:鍾鼎

    英语:bronze object

    意思:(钟鼎,锺鼎)

     1.钟和鼎。
      ▶《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

  • 山林

    读音:shān lín

    繁体字:山林

    短语:树林 原始林 丛林 树丛 林 森林

    英语:mountain forest

    意思:
     1.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

  • 漳滨

    读音:zhāng bīn

    繁体字:漳濱

    意思:(漳滨,漳滨)
    漳水边。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余婴沈痼疾,窜身清漳滨。”后因用为卧病的典实。
      ▶唐·刘禹锡《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