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山林志则均,未须牧隐卧漳滨。
意思:钟鼎山林志则均,不需要管理隐在漳水之滨。
出自作者[宋]袁说友的《题牧隐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钟鼎山林志则均,未须牧隐卧漳滨。要令天下归吾牧,莫为牛羊遽绝人》是由明朝诗人徐渭所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政治现实的深刻反思。
首句“钟鼎山林志则均”表达了诗人对钟鼎(象征权力)和山林(象征隐逸)的志向都是均衡的,表现出诗人对这两种生活的矛盾心理。他并非完全追求权力,也并非完全避世,而是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未须牧隐卧漳滨”表明诗人并不需要像孔子弟子一样隐居在漳河之滨,表达出他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并不只是单纯的逃避现实,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追求。
“要令天下归吾牧”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天下的关怀,希望自己能够引导天下,这显示出诗人胸怀天下、济世安民的情怀。这里的“牧”并非仅仅是管理,更是一种引导和教化。
“莫为牛羊遽绝人”则是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诗人警告人们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的清净和简单,而完全摒弃了人间的繁华和纷扰,这实际上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人认为,过于简单化、表面化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真正的解决之道应该是寻求一种平衡,既能享受人生的乐趣,又能承担社会责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政治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诗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的智慧、情怀和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