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 仲兄勤拊养,遇事辄如诲。

仲兄勤拊养,遇事辄如诲。

意思:二哥努力拍养,遇到事情,就如诲。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儿子阿连的教诲,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和关心。诗中描述了阿连的优秀品质和家庭背景,以及他当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者强调了诚信、勤勉、公正和廉洁的重要性,并提醒儿子要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社会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干蛊静而办,胸次无卑隘”、“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官场的看法,认为官场中存在着许多积弊和问题,需要审慎对待,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认为应该注重细节,关注民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教子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阿连生而秀,二亲所甚爱。
仲兄勤拊养,遇事辄如诲。
干蛊静而办,胸次无卑隘。
今焉职牢盆,官宇临渤澥。
毋谓官为小,要使所居大。
毋言才可了,检身到纤介。
我家门户重,衣冠绵数代。
当以诚心求,子视勿自懈。
亭民亦良民,孰谓俱无赖。
官吏既扰之,兼并责逋债。
熬波亦良苦,乐岁色犹菜。
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
所在积蠹久,良法浸多坏。
吾闻不无术,更当审利害。
熟视不为谋,空餐愧难盖。
不应行一切,遽使绝称贷。

关键词解释

  • 遇事

    解释

    遇事 yùshì

    [when anything crops] 碰上变化或情况

    遇事多想再做

    引用解释

    1.指诸侯间相会的事。《战国策·魏策一》:“三国之相,不信

  • 仲兄

    读音:zhòng xiōng

    繁体字:仲兄

    意思:次兄、二哥。
      ▶胡怀琛有《与仲兄夜话》诗。

    解释:1.次兄﹑二哥→怀琛有《与仲兄夜话》诗。

    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