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眼睛。《后汉书·袁敞传》:“识其状貌,伤其眼目。”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自后所患眼目,不曾再发疼痛。”《儒林外史》第二九回:“琉璃塔金碧辉煌,照人眼目。” 冰心 《往事(二)》一:“图画的色彩也加倍鲜明,动摇了我们的心灵与眼目。”
2.眼力;见识。 宋高宗 《翰墨志》:“况流传歷代之久,贋本杂出,固不
读音:duān dì
繁体字:端的
英语:terminal
意思: 1.真的;确实。 ▶宋·晏殊《凤衔杯》词:“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到处里,觉尖新。” ▶元·杨樵云《满
读音:nà sēng
繁体字:衲僧
意思:和尚,僧人。 ▶唐·黄滔《上李补阙》诗:“谏草封山药,朝衣施衲僧。” ▶元·萨都剌《江城玩雪》诗:“舟子迷归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间。” ▶《初刻拍案惊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