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初寒石门路,松桧疯悲风。

初寒石门路,松桧疯悲风。

意思:初冷石门路,松桧疯悲风。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仁宗皇帝挽词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寂静的感觉,充满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对历史和人生的变迁发出了深深的感慨。 “且转归人外,天移入画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天地间美丽景色的赞叹。诗人通过“归人外”和“天移入画中”的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融入自然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冕旒余泽在,惊跸旧仪空。”这两句诗人在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冕旒余泽”和“惊跸旧仪”的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对于时代的更迭和旧秩序的消逝感到一种无奈和悲哀。 “卜宅三川绕,方丧万里通。”在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选择和命运的思考。 “卜宅三川绕”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变化,而“方丧万里通”则表达了人生道路的阻碍和困难。 “初寒石门路,松桧疯悲风。”这两句诗以景结情,通过描绘初冬寒风中的石门路和疯长的松桧,营造出一种寂静、悲凉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和意境更加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深思考和感慨,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美感的同时,也能够对生活和世界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且转归人外,天移入画中。
冕旒余泽在,惊跸旧仪空。
卜宅三川绕,方丧万里通。
初寒石门路,松桧疯悲风。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寒石

    读音:hán shí

    繁体字:寒石

    意思:
     1.寒冷的巖石。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七:“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迳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2.即卤硷。入中药,味苦,性寒。主治大热消渴等

  • 悲风

    读音:bēi fēng

    繁体字:悲風

    英语:grievous wind; moaning wind

    意思:(悲风,悲风)

     1.凄厉的寒风。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 门路

    解释

    门路 ménlu

    (1) [social connection;contact;pull]∶实现某种目的的道路或途径

    既无门路又无家庭背景

    (2) [access;way to do sth.knack]∶做事的诀窍、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 初寒

    读音:chū hán

    繁体字:初寒

    意思:刚开始寒冷。
      ▶南朝·宋·谢灵运《燕歌行》:“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宋·孙光宪《临江仙》词:“霜拍井梧干叶堕,翠帷雕槛初寒。”
      ▶元·张国宾

  • 石门

    读音:shí mén

    繁体字:石門

    英语:crossdrift

    意思:(石门,石门)

     1.春秋·鲁城外门。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