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寄公仪四首》 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灭无。

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灭无。

意思:为怜悯何逊多才气,回到信体文带灭无。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又寄公仪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千里行行近帝都,拍堤新浪喜衔舻。天涯芳草春过尽,楼北浮云客望孤。醉倚东风轻万事,梦留沧海阻归图。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灭无》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作者可能是一位远离家乡、前往帝都(首都)求取功名的游子。 首联“千里行行近帝都,拍堤新浪喜衔舻”描绘了作者行进在前往帝都的路上的情景。他千里迢迢,行进在接近帝都的路上,心情愉悦。拍堤新浪喜衔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兴奋。 颔联“天涯芳草春过尽,楼北浮云客望孤”则描绘了作者眺望远方,思念家乡的情景。天涯芳草春过尽,表达了作者离家已久,故乡的春天已经过去,时光荏苒,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楼北浮云客望孤,则表达了作者身为游子,身处异地,孤独寂寞的感受。 颈联“醉倚东风轻万事,梦留沧海阻归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醉倚东风轻万事,表达了作者在醉酒中暂时忘却烦恼,倚着东风,轻视世间万事。但梦留沧海阻归图,又表达了作者在梦中仍然想着回家,但现实的阻碍使得归乡的梦想无法实现。 最后两句“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灭无”则是借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何逊多才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才华有着自负和自信。而信休文带灭无,则表达了作者对归乡的渴望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用典,这首诗成功地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里行行近帝都,拍堤新浪喜衔舻。
天涯芳草春过尽,楼北浮云客望孤。
醉倚东风轻万事,梦留沧海阻归图。
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灭无。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多才

    读音:duō cái

    繁体字:多才

    英语:protean

    意思:
     1.谓富于才智。
      ▶唐·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唐·韩愈《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