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高允》 直史称诬是诳君,事同罪异愧全身。

直史称诬是诳君,事同罪异愧全身。

意思:直史称诬陷是骗你,事同罪异感到全身。

出自作者[宋]徐钧的《高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记录的真实性和个人道德操守的问题。它对那些为了保全自身而扭曲事实、欺骗公众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遗憾,同时也对那些即使在困难环境下仍然坚守原则、保持风骨的人表示了崇高的敬意。 首两句“直史称诬是诳君,事同罪异愧全身。”描绘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困境:对于正直的史官来说,如果他们记录的事情被诬陷为欺骗君王,那么他们的道德立场就会受到质疑。同样,对于那些与当权者意见不合的人,如果他们的行为被定罪,但罪名与事实不符,那么他们就会面临全身而退的道德困境。 接下来的两句“谁言矫矫无风节,大胜声嘶股栗人。”是对那些坚守风骨、不畏强权的人的赞美。他们被比作昂首挺胸、不屈不挠的雄鹰,即使在寒风中也能保持自己的风度。这种精神胜过那些在压力下颤抖、屈服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真实、公正和道德操守的深深敬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我们应该坚守原则,保持风骨,而不是为了保全自身而扭曲事实、欺骗公众。这样的精神,无论在个人还是集体层面,都是我们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直史称诬是诳君,事同罪异愧全身。
谁言矫矫无风节,大胜声嘶股栗人。

关键词解释

  • 全身

    读音:quán shēn

    繁体字:全身

    英语:from head to foot

    意思:
     1.保全生命或名节。
      ▶《诗•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

  • 直史

    读音:zhí shǐ

    繁体字:直史

    意思:正直的史官;史官的直笔。
      ▶《宋书•王昙首传》:“上(宋太祖)欲封昙首等,会讌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陛下虽欲私

  • 同罪

    引用解释

    1.同样的罪行;同样的罪名。《左传·襄公六年》:“同罪异罚,非刑也。”《后汉书·桓谭传》:“一事殊法,同罪异论,姦吏得因缘为市。” 宋 陆游 《南唐书·江文蔚传》:“同罪异诛,观听疑惑。”

    2.同样的过失。 宋 米芾 《寄雪郎中彭绍》诗之二:“ 张颠 与 柳 颇同罪,鼓吹俗子起乱离。”

    3.同样论罪;同样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