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姑苏杂咏 开元寺石钵》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

意思:宝石当年琢磨帝青色,在波不异木杯轻。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姑苏杂咏 开元寺石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宝石和佛教的传承,通过描绘宝石的历史和佛教的灵性传承,表达了对古老智慧和神圣传统的敬仰。 首联“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描绘了宝石的珍贵和其被精心雕琢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佛教的智慧如同宝石一样,经过精心雕琢,能够照亮人们的心灵。第二句则描绘了宝石在水中漂浮的轻盈,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如同水一样,能够包容万物,无所不至。 颔联“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进一步描绘了宝石和佛教的传承。这里提到佛教的灵性传承已经历了无数的国家,而佛陀也曾在此地舍卫城乞食,进一步强调了佛教的普遍性和影响力。 颈联“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擎行。”描绘了佛教的修行者和信徒们对佛教的敬仰和奉献。他们像渔夫一样,在适当的时候献上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也像法王在世时一样,坚持修行和行善。 尾联“寺僧见客休频出,恐有藏龙此内惊。”最后一句提醒人们要保持敬畏和尊重,不要轻易打扰寺院中的神圣事物。这里用“藏龙”来比喻寺院中的神圣力量和神秘之处,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和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宝石和佛教的传承,表达了对古老智慧和神圣传统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和敬畏,不要轻易打扰寺院中的神圣事物。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充满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宝石当年琢帝青,浮波不异木杯轻。
传灵已历乾陀国,乞食曾来舍卫城。
渔父得时初洗献,法王在日每擎行。
寺僧见客休频出,恐有藏龙此内惊。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帝青

    读音:dì qīng

    繁体字:帝青

    意思:
     1.佛家所称的青色宝珠。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三:“帝青,梵言‘因陀罗尼罗目多’,是帝释宝,亦作青色,以其最胜,故称帝释青……目多,此云珠,以此宝为珠也。”

  • 异木

    读音:yì mù

    繁体字:異木

    意思:(异木,异木)

     1.不同的树木。
      ▶南朝·梁·江淹《杂三言•构象臺》:“栽异木而同秀,种杂草而一香。”
     
     2.珍奇的树木。
      ▶五代·

  • 宝石

    读音:bǎo shí

    繁体字:寶石

    短语:蓝宝石 绿宝石 玛瑙 红宝石 明珠 瑰 珠翠

    英语:gem

    意思:(宝石,宝石)
    色泽美丽、硬度高、在大气和化学药品

  • 当年

    读音:dāng nián

    繁体字:噹年

    英语:then

    意思:(当年,当年)
    I

     1.壮年。指身强力壮的时期。
       ▶《墨子•非乐上》:“将必使当年,因其耳目之聪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