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友人之峡》 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意思:彩色笔飞白说,不减坚中篇。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送友人之峡》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是一首描绘楚地风光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楚地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楚地文化的向往。 首联“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诗人表达了对楚地文化的向往,并期待能有机会亲自去楚地一游,领略那里的风光和文化。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像楚地诗人那样,以彩毫记录下楚地的美丽,创作出如郢中篇那样的优秀诗篇。 颔联“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诗人描绘了楚地五月的江水浪花,以及傍晚时分轻舟在暮烟中的景象,展现出楚地水乡的美丽和宁静。 颈联“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诗人用巫云和桂楫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楚地文化的深深向往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将早早地回到楚地,去感受那里的文化和生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楚地自然风光和文化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楚地文化的深深向往和敬仰。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
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
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白云

    读音:bái yún

    繁体字:白雲

    英语:white clouds

    意思:(白云,白云)

     1.白色的云。
      ▶《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庄

  • 中篇

    读音:zhōng piān

    繁体字:中篇

    意思:
     1.未读完全篇。
      ▶《后汉书•刘陶传》:“臣尝诵《诗》,至于鸿鴈于野之劳,哀勤百堵之事,每喟尔长怀,中篇而叹。”
     
     2.分篇的书籍或文章中居中

  • 不减

    读音:bù jiǎn

    繁体字:不減

    英语:imperishability

    意思:(不减,不减)

     1.不次于,不少于。
      ▶晋·陆机《演连珠》之四七:“臣闻虐暑熏天,不减坚冰之

  • 彩毫

    读音:cǎi háo

    繁体字:彩毫

    意思:(参见綵毫)
    画笔;彩笔。亦指绚丽的文笔。
      ▶唐·温庭筠《塞寒行》:“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宋·晏殊《胡捣练》词:“谁把彩毫描得,免恁轻抛掷。”

  • 飞白

    读音:fēi bái

    繁体字:飛白

    英语:feibai

    意思:(飞白,飞白)

     1.亦作“飞白书”。一种特殊的书法。相传东汉·灵帝时修饰鸿都门,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写字,蔡邕见后,归作“飞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