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桃源手卷》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意思:南阳高士凭空遐想,不向柴桑去探访。

出自作者[宋]陆文圭的《题桃源手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生命、历史和人生哲理的,表达了对于生命无常、历史兴衰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诗人用春天的生机盎然来比喻生命的开始和结束,表达了生命的循环往复和无常。同时,“兴亡千古一沾巾”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兴衰和朝代更迭的感慨,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和无情。 第二句“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诗人对那些自称为隐者的人提出了批评,认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仙者,只是逃避现实的人。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秦始皇等历史人物,他们曾经是时代的统治者,但最终也成为了历史。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和对于历史的反思。 第三句“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诗人提到了年号和历史,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希望后代能够记住历史,从中吸取教训,使自己的君臣更加明智。 最后两句“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诗人以南阳的高士诸葛亮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品格和人生哲理的追求。诗人认为,如果能够像陶渊明一样不为名利所动,就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历史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让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种柳栽桃总是春,兴亡千古一沾巾。
只评隐者非仙者,莫悟秦人即亚人。
年号记曾题甲子,儿孙肯使识君臣。
南阳高士空遐想,不向柴桑去问津。

关键词解释

  • 高士

    读音:gāo shì

    繁体字:高士

    英语:profound scholar

    意思:
     1.志行高洁之士。
      ▶《墨子•兼爱下》:“吾闻为高士于天下者,必为其友之身,若为其身,为其友之亲,

  • 柴桑

    读音:chái sāng

    繁体字:柴桑

    意思:
     1.古县名。
      ▶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
      ▶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
      ▶晋以后歷为浔阳郡和江州

  • 南阳

    读音:nán yáng

    繁体字:南陽

    意思:(南阳,南阳)

     1.古地名。
      ▶春秋·晋地。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于是始启南阳。”
      ▶杨伯峻注:“《水经•清水注》引马融曰:

  • 问津

    读音:wèn jīn

    繁体字:問津

    短语:问明

    英语:make inquires

    意思:(问津,问津)

     1.询问渡口。
      ▶《论语•微子》:“长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