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石昌言知宿州》 觥巡卷到君勿辞,行看岸下船头放。

觥巡卷到君勿辞,行看岸下船头放。

意思:巡视卷到您不要推辞杯,去看岸下船头放。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送石昌言知宿州》

全文创作背景

《送石昌言知宿州》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蔡襄任宿州刺史期间,他的朋友石昌言被任命为宿州知州。蔡襄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首句“去年花里逢君别”,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石昌言在去年春天分别的情景。这里的“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而“逢君别”则暗示着离别的伤感。接下来的“今日花开又一年”,表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再次相见时已是花开的季节。这里的“花开”象征着重逢的喜悦,也暗示着人生的美好时光。 第二句“世事茫茫难自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难以预料的感慨。这里的“世事茫茫”意味着人生的复杂多变,而“难自料”则表示人们很难预测未来的命运。接下来的“春愁黯黯独成眠”,描绘了诗人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却因为离别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忧愁,无法入睡。 第三句“身多疾病思田里”,表达了诗人因身体原因而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这里的“身多疾病”意味着诗人身体状况不佳,而“思田里”则表示他怀念家乡的田园生活。接下来的“邑有流亡愧俸钱”,揭示了诗人作为官员,面对百姓流离失所的现实,感到愧疚和无奈。 最后一句“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表达了诗人期待与朋友重逢的心情。这里的“闻道欲来相问讯”意味着诗人听说朋友即将来访,而“西楼望月几回圆”则描绘了诗人在西楼上眺望月亮的情景,暗示着他们之间的友谊如同明月般长久。 总的来说,《送石昌言知宿州》这首诗以离别为背景,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和官场的感慨。诗歌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蔡襄作为文学家的才情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符离封城古云望,扼控东南地形壮。
飞流金粟走舟车,镇压奸雄宿兵仗。
昌言才思老台阁,声名远出风骚将。
倦直承明得守符,诏书遣临士民上。
万家裁制须得宜,譬若楩楠迎大匠。
京师从游日月久,送君酒酣益惆怅。
人生岂效鸡鹜群,意在糠粱取甘养。
边隅多故方急材,往往稠人拔公相。
吾侪有策空自奇,皎皎丹衰亦谁亮。
欲随戎马仅胜衣,强作文章还覆酱。
大都用置系於时,丈夫未死固难量。
觥巡卷到君勿辞,行看岸下船头放。
我今联束若愁鹰,注目青云思远飏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下船

    解释

    下船 xiàchuán

    (1) [go ashore;disembark]∶离开船到岸上

    (2) [go aboard ship;embark] 〈方〉∶从岸上到船上

    读音:xià chuán

  • 辞行

    读音:cí xíng

    繁体字:辭行

    短语:

    英语:make one\'s adieu

    意思:(辞行,辞行)
    谓远行前向人告别。
      ▶《史记•孟尝君列传》:“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