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蝉凄咽不复高,逢秋辄作升木号。
意思:乱蝉凄咽不再高,逢秋总是作升木号。
出自作者[宋]岳珂的《观物四首·蝉》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乱蝉凄咽不复高,逢秋辄作升木号。老夫触热思静卧,夕阳畏见声嘈嘈。》是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通过描绘秋天的声音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乱蝉的凄咽声,表达了秋天的声音特点。乱蝉的鸣叫声不再像往常那样高亢,而是变得低沉而急促,如同秋天的节奏一般。这种声音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凄凉。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秋天时的心情,他感到燥热难耐,渴望安静地休息。夕阳西下时,他害怕听到嘈杂的声音,因为这让他感到更加烦躁和不安。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困扰和压力。
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画册上的伐木场景和驱蝉的画面,表达了对秋天景象的欣赏和赞美。他欣赏那些驱赶蝉声的劳动场景,同时也对未来没有蝉声的场景有所期待。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他并不害怕明年没有蝉声的场景,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担心的是明年会被斧头砍伐的场景,这暗示了他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声音、场景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态度和价值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