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hān mù
繁体字:山木
意思: 1.山中的树木。 ▶《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 ▶南朝·宋·谢灵运《过瞿溪山僧》诗:“钻燧断山木,掩岸墐万户。”
引用解释
1.木刻的龙。古代祈雨时用之。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雨师习习洒,云将飘飘翥。”
2.木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上》:“木龙树。 徐 之 高冢城 南有 木龙寺 ,寺有三层砖塔,高丈餘。塔侧生一大树,縈绕至塔顶,枝干交横,上平,容十餘人坐。枝杪向四下垂,如百子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