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上柳送人》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

意思:相思万里道路,春去夕阳西。

出自作者[唐]戎昱的《江上柳送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江边的柳树、鸟儿的归巢、游子的乡思和春去夕阳西下等意象,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江柳断肠色,黄丝垂未齐。”描绘了江边的柳树,在夕阳的映照下,柳条呈现出一种令人感伤的黄色,它们低垂着,却还没有完全变绿。这里的柳树,仿佛是诗人内心的象征,暗示着他的离愁别绪和思念之情。 “人看几重恨,鸟入一枝低。”这两句描绘了人鸟在黄昏时分的景象,人们看着江边的柳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恨意;鸟儿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巢,低低地飞入树枝中。这里的人鸟形象,进一步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乡泪正堪落,与君又解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同时又因为即将与朋友分别而感到忧伤。这里的“解携”一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因为春去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在流逝,而相思之情却如江水般绵延不绝。这里再次强调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思乡之情。 整首诗以江边柳树、鸟儿归巢等意象,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柳断肠色,黄丝垂未齐。
人看几重恨,鸟入一枝低。
乡泪正堪落,与君又解携。
相思万里道,春去夕阳西。
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