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六夜再登月台》 虚度中秋颇动怀,今宵却事上高台。

虚度中秋颇动怀,今宵却事上高台。

意思:虚度中秋很触动情怀,今晚却事实上高台。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十六夜再登月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虚度中秋颇动怀,今宵却事上高台》是一首描绘中秋佳节,诗人登上高台,欣赏月色美景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深深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豁达的态度。 首句“虚度中秋颇动怀,今宵却事上高台”,诗人表达了对中秋节的期待,但因为错过了之前的时光而感到遗憾,但当诗人登上高台时,眼前的美景让他感到非常惊喜。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变化,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强延风月虽聊尔,一对江山亦快哉”,诗人对风月(即月亮)和江山的美景感到非常愉悦,虽然只是短暂的欣赏,但也足以让他感到心旷神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小子仍携竹叶至,同僚还折桂枝来”,诗人与朋友一起欣赏美景,共同饮酒作乐,竹叶和桂枝是诗中的象征,代表着诗人的朋友和友情。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老夫为尔牵诗兴,笑向花前覆一杯”,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热爱和诗兴,他笑着举杯向明月敬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佳节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到非常感动和鼓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虚度中秋颇动怀,今宵却事上高台。
强延风月虽聊尔,一对江山亦快哉。
小子仍携竹叶至,同僚还折桂枝来。
老夫为尔牵诗兴,笑向花前覆一杯。

关键词解释

  • 高台

    读音:gāo tái

    繁体字:高檯

    英语:hathpace

    详细释义:本指楼台、房屋。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后比喻高堂、父母。南朝陈?丘迟?与陈伯之书:『将

  • 今宵

    读音:jīn xiāo

    繁体字:今宵

    意思:今夜。
      ▶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雍陶《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 虚度

    读音:xū dù

    繁体字:虛度

    短语:鬼混

    英语:fool away

    意思:(虚度,虚度)
    白白地度过。
      ▶唐·元稹《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诗:“独倚破帘闲怅望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事上

    读音:shì shàng

    繁体字:事上

    意思:事奉尊长。
      ▶《庄子•天道》:“以此事上,以此畜下。”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事上谓之义,亲亲谓之仁。”
      ▶南朝·梁·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