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闻义闍梨》 平昔常闻溪口路,重山複水去无穷。

平昔常闻溪口路,重山複水去无穷。

意思:过去常听说溪口路,重山复水去无穷。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寄闻义闍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路途遥远、山水重重的诗,展现出诗人对未知旅程的好奇与探询。首句“平昔常闻溪口路”,平常经常听到关于溪口路的传闻,显示诗人对这条路径的初步了解主要来源于他人的描述。次句“重山复水去无穷”,描绘出路途中的重重山峦和连绵水流,展现出无尽的旅途,形象生动地勾勒出路途的遥远和艰难。 后两句“禅余试问舟人看,几宿还能到剡中”,诗人在禅定之余,好奇地向舟人询问,究竟还需要几宿才能到达剡中。这里的“试问”表现出诗人的探询心态,同时也展现出他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焦虑。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路途的遥远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舟人的询问,诗人表达出对未知的好奇和探询,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昔常闻溪口路,重山複水去无穷。
禅余试问舟人看,几宿还能到剡中。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平昔

    读音:píng xī

    繁体字:平昔

    英语:in the past

    意思:往昔,往常。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殷仲堪﹞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唐·元

  • 重山

    读音:chóng shān

    繁体字:重山

    意思:重叠的山。
      ▶晋·左思《魏都赋》:“由重山之束阨,因长川之裾势。”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蛮陬夷徼,重山万里。”
      ▶宋·张元干《菩萨

  • 无穷

    读音:wú qióng

    繁体字:無窮

    短语:海阔天空 用不完 漫无边际 无量 无边

    英语:endless

    意思:(无穷,无穷)

     1.无尽,无限。指空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