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蜡梅》 埋玉地中成故物,折枝镜里忆新妆。

埋玉地中成故物,折枝镜里忆新妆。

意思:埋玉地下成所以东西,折一树枝镜子里想起新妆。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蜡梅》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天工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埋玉地中成故物,折枝镜里忆新妆》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赞美了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艺术魅力,以及它与人工技艺之间的对比和融合。 首句“天工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中,“戏剪”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在无拘无束中创造出百花房子的过程,仿佛是大自然在游戏般地剪裁出各种形态的花房,这无疑是大自然的天工巧夺。而“夺尽人工更有香”则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作品不仅超越了人工的技艺,还带有独特的香气,这是人工技艺所无法比拟的。 “埋玉地中成故物”一句,将花房比作被埋藏的玉石,暗指花房的美艳和香气是大地深处所蕴藏的宝物,进一步突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折枝镜里忆新妆”一句,将花房比作可以照见新妆的镜子,人们在镜子前可以回忆起自己美丽的妆容。这里不仅描绘了花房的美,还带给人一种生活的美好回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理解和欣赏。它提醒我们,在欣赏人工技艺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工戏剪百花房,夺尽人工更有香。
埋玉地中成故物,折枝镜里忆新妆。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地中

    读音:dì zhōng

    繁体字:地中

    意思: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
      ▶《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

  • 新妆

    读音:xīn zhuāng

    繁体字:新妝

    英语:new look of a woman after make-up

    意思:(参见新妆,新粧)

    解释:1.亦作\"新妆\

  • 折枝

    读音:zhé zhī

    繁体字:折枝

    意思:
     1.折取草茎树枝。喻轻而易举。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朱熹集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

  • 埋玉

    读音:mái yù

    繁体字:埋玉

    意思:
     1.埋葬有才华的人。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庾文康亡,何扬州临葬云:‘埋玉树箸土中,使人情何能已已?’”
      ▶《梁书•陆云公传》:“不谓华龄,方春掩质,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