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瑞岩寺灵芝阁》 无人写此天然景,十二兰阑干十二峰。

无人写此天然景,十二兰阑干十二峰。

意思:没有人写这天然景,十二兰栏杆十二峰。

出自作者[宋]李抚辰的《瑞岩寺灵芝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高阁之景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高阁的美丽和天然的景致。 首句“高阁玲珑倚半空”,诗人以玲珑的高阁倚半空的形象,为读者展现出一幅高耸入云、气势非凡的高阁画面。高阁之高,仿佛直插云端,给人一种凌空而立的感觉。诗人通过这一句,巧妙地勾勒出了高阁的巍峨壮观。 “秋来净扫白云踪”,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高阁的秋日景象。在秋天,高阁周围被净扫一空的白云所包围,仿佛所有的云彩都被吸引到了这里。这一句通过“净扫”和“白云踪”的描绘,展现了高阁周围清朗、宁静的秋日氛围。 “无人写此天然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高阁天然景色的赞赏。这里没有人为的雕饰和装饰,只有天然的美景,让人感到无比的舒适和自然。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 “十二兰阑干十二峰”,这句诗以“十二”这一数字为特征,描绘了高阁的华丽和精致。诗人用“兰阑干”来形容高阁的栏杆,给人一种优雅和华丽的感觉。而“十二峰”则象征着高阁周围的山峰,这些山峰在阑干的围绕下显得更加秀美和壮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高阁的美丽和天然的景致。诗人通过对高阁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阁玲珑倚半空,秋来净扫白云踪。
无人写此天然景,十二兰阑干十二峰。

关键词解释

  • 十二峰

    引用解释

    亦作“ 十二峯 ”。 1.指 川 、 鄂 边境 巫山 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 唐 李涉 《竹枝词》:“十二峯头月欲低,空聆滩上子规啼。” 前蜀 李珣 《河传》词:“朝云暮雨,依旧十二峰前,猨声到客船。” 明 何景明 《竹枝词》:“十二峯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 瞿塘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天然

    读音:tiān rán

    繁体字:天然

    短语:生就 自发 原 原始 天 生 任其自然 天赋 天生 原状

    英语:natural

    意思:
     1.自然赋予的,生

  • 十二

    读音:shí èr

    繁体字:十二

    意思:
     1.十分之二。
      ▶《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
      ▶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