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弥陀赞》 良由自心取自心,往来西方极乐国。

良由自心取自心,往来西方极乐国。

意思:由于自己的心取自己的心,来往西方极乐国。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弥陀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佛教诗歌,它以弥陀愿满众生界为引子,探讨了众生界与自心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自心达到西方极乐国。 首先,“弥陀愿满众生界,众生界是本来心。”这两句诗表达了弥陀愿力与众生界之间的联系,以及众生界与自心之间的同一性。弥陀愿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愿所有众生都能得到解脱。而众生界则是众生的心灵世界,是众生内心的本性。这两句诗表明,弥陀愿和众生界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都是自心的表现。 “良由自心取自心,往来西方极乐国。”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自心与西方极乐国的关系。良由自心取自心,表达了自心与自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通过自心可以找到自心,达到内心的解脱。往来西方极乐国,则表达了通过自心的修行,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 “蹔时敛念门户开,处处文殊入普贤。”这两句诗描绘了修行过程中的一种状态,即当修行者收敛起杂念时,门户就会打开,此时文殊菩萨会进入普贤菩萨的状态。这表明修行者通过修行可以进入更高的境界,达到普贤菩萨的境界。 最后,“亲见本身无量寿,情与无情成正觉。”这两句诗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修行可以亲见无量寿的境界,无论是人还是无情之物都可以达到正觉。这表明修行不仅仅是对自我内心的修持,还包括对周围环境的修持,达到情与无情之间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佛教中的一些重要理念,如弥陀愿、自心与自心、修行境界等。它鼓励人们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解脱和和谐共处,实现情与无情的正觉。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心世界,不要被外在的物质所迷惑,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弥陀愿满众生界,众生界是本来心。
良由自心取自心,往来西方极乐国。
蹔时敛念门户开,处处文殊入普贤。
亲见本身无量寿,情与无情成正觉。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极乐

    读音:jí lè

    繁体字:極樂

    意思:(极乐,极乐)

     1.尽情娱乐。
      ▶汉·枚乘《梁王兔园赋》:“游观西园,从容安步。斗鸡走兔,俯仰钓射。煎熬炰炙,极乐到暮。”
      ▶晋·成公绥《啸赋》:“摠八

  • 往来

    读音:wǎng lái

    繁体字:往來

    短语:来回 往返 回返 来往 来来往往 过往 老死不相往来 往复

    英语:dealings

    意思:(往来,往来)
    亦作“

  • 心往

    读音:xīn wǎng

    繁体字:心往

    意思:犹向往,向慕。
      ▶清·刘大櫆《吴蕊圃先生七十寿序》:“予心往先生,而自恨无因缘相见也。”

    解释:1.犹向往,向慕。

  • 方极

    读音:fāng jí

    繁体字:方極

    意思:(方极,方极)
    四方极远的疆土。
      ▶秦·李斯《之罘立石》:“烹灭彊暴,振救黔首,周定方极。”

    解释:1.四方极远的疆土。

  • 乐国

    读音:lè guó

    繁体字:樂國

    意思:(乐国,乐国)
    犹乐土。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汉·马融《长笛赋》:“皆反中和,以美风俗。
      ▶屈平适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