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诗·箕山》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意思:寂静箕山春又秋,再也没有人到这里溪头。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箕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是一首对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四季景色和历史传说进行描绘和抒发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寂静的山谷、清澈的溪流、月下的弃瓢岩以及许由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思考。 首句“寂寂箕山春复秋”,诗人以“寂寂”形容箕山四季的静谧,春天和秋天都是如此的静谧,没有一丝喧嚣。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山间的孤独和静默。 “更无人到此溪头”一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箕山的静谧,除了诗人自己,已经很少有人能到达这个溪头。这种孤独和静谧的气氛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弃瓢岩的景象——那里悬挂着许由的瓢,月亮高悬在天空,这是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然而,诗人却说“空闻”,也就是说,这个故事只是传说,许由的故事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象征意义,它代表了诗人所向往的那种清高、淡泊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传说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深思考。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这个世界充满了喧嚣和纷扰,但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或一些故事能够唤起我们对简单、纯真生活的向往。 此外,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静谧的深深欣赏。在诗人看来,这种孤独和静谧并非痛苦或压抑,而是一种享受和启示。它让我们有机会去思考生活、去反思自我,去寻找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引导读者去思考生活、去寻找内心的平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寂箕山春复秋,更无人到此溪头。
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

关键词解释

  • 溪头

    读音:xī tóu

    繁体字:溪頭

    意思:(参见溪头,谿头)

    解释:1.犹溪边。

    详细释义:1.位于南投县鹿谷乡凤凰山麓。是台湾大学农学院实验林区。区内有大学池、神木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