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了心源秋月净。
意思:只是了心源秋季月净。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宗法会的诗,通过对法会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的超脱。
首先,诗中提到了“三生调御潮音会”,这是对禅宗法会的生动描绘。调御是佛教术语,意为调整众生内心的方向和行为,使之向善。在这里,三生调御潮音会象征着禅师们通过他们的教诲和引导,使众生得以净化内心,达到内心的平静和和谐。
“楼阁随方涌化城”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禅寺的庄严和神圣。楼阁涌化城,象征着禅寺的庄严和神圣,也暗示了禅宗的教义如同化城,能够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路。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禅宗的精神。鸟树有声皆念法,是说禅师们通过观察自然界的万物,领悟到其中的禅理和教义。云山多态总忘情,则表达了禅师们对世俗的超脱和淡然处之的态度。忘情并非是无情,而是对世俗的淡然和超越。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精神和修行的重要性。逃禅乐,即摆脱世俗之乐,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而俗客犹沾避俗名,则表达了禅宗修行的重要性,即使是对世俗生活有所追求的人,也需要保持对禅宗精神的敬畏和追求。
最后,“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的积极态度。心源秋月净,意味着内心的清明和纯净如同秋月一般,能够照亮一切。刹尘何地不光明,则表达了禅宗精神能够照亮一切世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带来光明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宗法会和表达禅宗精神,传达了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内心平静、超脱世俗的积极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禅宗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