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瑕瑜不相掩》 抱璞应难辨,妍媸每自融。

抱璞应难辨,妍媸每自融。

意思:抱着璞玉应难辨认,美丑常自融。

出自作者[唐]武翊黄的《瑕瑜不相掩》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似乎是在讲述一块宝石或玉石的形成和鉴别过程,通过宝石的磨砺和雕琢,表达了人的品质和价值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抱璞应难辨,妍媸每自融。”描述了宝石在原始状态时,难以分辨其真实价值,美丑似乎混杂在一起。这反映了人在初始阶段,才华和缺点并存,难以一眼看清其本质。 颔联“贞姿偏特达,微玷遇磨砻。”描述了宝石经过磨砺后,其真实的美丽和质地显现出来。这象征着人在经历生活的磨砺后,真正的品质和才华会逐渐展现出来。 颈联“泾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用泾渭分明的比喻,表达了宝石中的瑕疵和优点最终会区分开来。这正如人在生活中,优点和缺点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清晰。 接着,“半曾光透石,未掩气如虹。”进一步描述了宝石经过打磨后的光彩夺目,气势如虹。这反映了人在经历磨砺后,才华和光芒无法掩盖。 然后,“缜密诚为智,包藏岂谓忠。”表达了一种人生观,精密细致的思考是一种智慧,而隐藏真实想法并不代表忠诚。 最后,“停看分美恶,今得值良工。”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遇到善于鉴别宝石的工匠,能够分辨美丑善恶。这象征着人在生活中,也需要遇到懂得赏识自己的人才,才能真正展现其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述宝石的形成和鉴别过程,隐喻了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抱璞应难辨,妍媸每自融。
贞姿偏特达,微玷遇磨砻。
泾渭流终异,瑕瑜自不同。
半曾光透石,未掩气如虹。
缜密诚为智,包藏岂谓忠。
停看分美恶,今得值良工。

关键词解释

  • 妍媸

    读音:yán chī

    繁体字:妍媸

    英语:beautiful and ugly

    意思:同“妍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 抱璞

    读音:bào pú

    繁体字:抱璞

    意思:
     1.春秋时,楚人卞和献璞玉于厉王,玉工说:“石也。”
      ▶厉王以和为诳,断其左足。
      ▶武王时复献之,又以为石,断其右足。
      ▶文王即位,和抱璞哭泣于楚

  • 应难

    读音:yìng nán

    繁体字:應難

    意思:(应难,应难)

     1.应付危难。
      ▶《管子•重令》:“臣下不顺,上令难行,则应难不捷。”
     
     2.答难。
      ▶汉·扬雄《法言•重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