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方寺丞新第二首》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意思:荷貌似进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之间。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方寺丞新第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书生眼力悭”,通过描绘一个独特而美丽的住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深感悟。 首联“地占百弓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描绘了住宅周围的环境,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诗人认为,这个宅子占据了百弓之地,周围都是水,这使得它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同时,楼房的每一面都对着山,这体现了宅子的自然美景和风水之好。 颔联“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进一步描绘了宅子的自然美景。诗人用“荷深”来形容苕溪路上的荷花,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感觉;而“石怪”则让人想起雁荡山的奇峰怪石,给人一种神秘、壮丽的感觉。这些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欣赏。 颈联“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他认为,由于中原正在战乱,国家正处于动荡之中,因此他担心自己的主人不能悠闲地享受这个美丽的住宅。这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独特的住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深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局势的担忧。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忧虑。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引用苕溪、雁荡等地方名,展示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书生眼力悭。
地占百弓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苕溪

    读音:tiáo xī

    繁体字:苕溪

    意思:水名。有二源:出浙江·天目山之南者为东苕,出天目山之北者为西苕。两溪合流,由小梅、大浅两湖口注入太湖。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罗隐《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

  • 怪疑

    读音:guài yí

    繁体字:怪疑

    意思:
     1.骇异。
      ▶汉·枚乘《七发》:“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闇悽怆焉。”
     
     2.惊异疑惑。
      ▶《东观汉记•伏湛传》:“中国未化,

  • 行雁

    读音:xíng yàn

    繁体字:行雁

    意思:
     1.成行的飞雁。
      ▶唐·李溟《无题》诗:“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
     
     2.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鴈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