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某公宅》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意思:荷貌似进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之间。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题某公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它以一个新居的景观为引子,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宅成天下借图看”,诗人以新居落成,借图景来想象其景象,表达出对新居的期待和喜悦。这里的“借图看”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新居的憧憬和期待。 “始笑平生眼力悭”,诗人笑称自己以前没有发现这么好的地方,表达出对眼前景色的赞赏和欣喜。 “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这两句诗描绘了新居所处的环境,地势广阔,水湾众多,楼房四面环山,每一面都可见到山景。诗人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水乡山居图。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新居周围的景色,荷塘深邃,石头奇特,让人疑心是在雁荡山中行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新居周围的景色描绘得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诗人以担忧的语气,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这里诗人以自己的新居为引子,抒发了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新居为引子,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欣喜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人也以担忧的语气,抒发了对当前局势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苕溪

    读音:tiáo xī

    繁体字:苕溪

    意思:水名。有二源:出浙江·天目山之南者为东苕,出天目山之北者为西苕。两溪合流,由小梅、大浅两湖口注入太湖。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罗隐《寄第五尊师》诗:“苕溪烟月久

  • 怪疑

    读音:guài yí

    繁体字:怪疑

    意思:
     1.骇异。
      ▶汉·枚乘《七发》:“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闇悽怆焉。”
     
     2.惊异疑惑。
      ▶《东观汉记•伏湛传》:“中国未化,

  • 行雁

    读音:xíng yàn

    繁体字:行雁

    意思:
     1.成行的飞雁。
      ▶唐·李溟《无题》诗:“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
     
     2.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鴈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