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随芳草尽,树与夕阳齐。
                        
                         
                            
意思:地随芳草尽,树与夕阳齐。
 
                        
                        
                        
                        出自作者[宋]王曼之的《春日郊行》                        
                        
                                                
                        
                            
全文赏析
                        《春日郊行》是宋代诗人王曼之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郊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首句“绿野望不尽,风和花鸟吟”,以“绿野”为背景,展现了春天郊外的广阔无垠。诗人用“望不尽”来形容绿野的辽阔,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同时,风和花鸟的吟唱,增添了诗篇的生动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画卷之中。
第二句“行人欲断魂,马嘶芳草深”,诗人通过行人的视角,表现了春天郊外景色的美丽动人。行人被这美景所吸引,恍若置身仙境,甚至有些神魂颠倒。而马嘶声与芳草相映成趣,更显得春天的生机盎然。
第三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以夕阳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夕阳的美景让人陶醉,但同时也意味着美好的时光即将过去。这里的“近黄昏”既是对时间的暗示,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以酒为媒介,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诗人劝友人再喝一杯酒,意味着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而“西出阳关无故人”则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无助,使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总的来说,《春日郊行》这首诗以春天郊外的美景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使诗篇具有深刻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