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君畴仰晦茂功蒙仲和余差须韵二诗再答二首》 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

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

意思:讽刺诗是诽谤弹劾山寺,指点沧洲疏似奉承。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君畴仰晦茂功蒙仲和余差须韵二诗再答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两位英勇无畏的人物——衡与修,他们不畏艰险,敢于捋虎须,不计较公干与元瑜的言论。诗中通过描绘他们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对那些讥讽他们的人进行了批评。 首联“衡与修皆捋虎须,不论公干与元瑜”,用比喻的手法,将衡与修比作勇敢的斗士,捋虎须则象征着危险和困难。他们不畏权贵,不计较他人的言论,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颔联“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描绘了他们的处境。有人讥讽他们的诗作是在讥讽山寺,其实这只是他们的指点沧洲,看似是在奉承,实则是在批评。这里表达了对他们批评他人行为的肯定,同时也揭示了他们批评的公正性。 颈联“毛垢人将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缁乎”,进一步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有人要用污浊的言语来玷污他们,但他们不会被玷污,就像磨石不能改变黑石的本质一样。这里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质的赞美。 尾联“劝君刊落闲枝叶,佩服高柴一字愚”,诗人劝他们抛弃那些无谓的批评和议论,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像高柴一样做一个诚实的人。这表达了对他们坚定信念和追求的肯定和支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衡与修的形象,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对那些讥讽他们的人进行了批评。诗中充满了对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的赞美,以及对诚实、勇敢、公正的追求的肯定和支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衡与修皆捋虎须,不论公干与元瑜。
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
毛垢人将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缁乎。
劝君刊落闲枝叶,佩服高柴一字愚。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山寺

    读音:shān sì

    繁体字:山寺

    意思:山中寺院。
      ▶北周·庾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内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
      ▶唐·韦应物《游灵岩寺》诗:“始入松路永,独忻山寺幽。”
      ▶元·何中《南居

  • 指点

    解释

    指点 zhǐdiǎn

    [give advice (directions);show how to do sth.] 指示;点明

    舟人指点。——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指点两峰。——《徐霞

  • 讥弹

    读音:jī tán

    繁体字:譏彈

    意思:(讥弹,讥弹)
    讥讽并抨击。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世人之着述,不能无病,僕尝好人讥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
      ▶郭沫若《今昔集•钓鱼城访古追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