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诉衷情 暮春》 恁般心绪撩乱,还要替花愁。

恁般心绪撩乱,还要替花愁。

意思:这般心绪撩乱,还要替花愁。

出自作者[清]徐灿的《诉衷情 暮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今春何事待将休》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表达离愁别绪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春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 首句“今春何事待将休”,诗人以春天的结束为引子,表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这里的“何事”并非指具体的某件事情,而是指春天即将过去,万物即将凋零,诗人对这一切感到惋惜和无奈。 “丝雨柳梢头,恁般心绪撩乱”,这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雨绵绵,柳树新绿,但这样的景象却让诗人心情烦乱。这里的“恁般”形容心情的复杂和纷乱,“心绪撩乱”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还要替花愁”,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他担心花儿即将凋零,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句诗将诗人与花儿的命运紧密相连,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关怀和忧虑。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绘了江南的春景,“江南景,绿阴稠,惓红收。”绿树成荫,花儿凋零,这些景象让诗人感到深深的哀愁。“暂飞乡梦,试看归鸿,也算忘忧”,诗人试图通过梦境和远飞的鸿雁来忘却忧愁,但这种做法显然是徒劳的,他的内心依旧充满了忧虑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生动和深刻,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春何事待将休。
丝雨柳梢头。
恁般心绪撩乱,还要替花愁。
江南景,绿阴稠。
惓红收。
暂飞乡梦,试看归鸿,也算忘忧。
作者介绍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

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

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关键词解释

  • 恁般

    读音:nèn bān

    繁体字:恁般

    英语:such; like that

    意思:这样;那样。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可惜恁般一块玉,如何将来只做得一副劝杯!”元·孙季昌《粉蝶儿•怨别

  • 撩乱

    读音:liáo luàn

    繁体字:撩亂

    英语:formal confused; in a turmoil

    意思:(撩乱,撩乱)

     1.纷乱;杂乱。
      ▶唐·韦应物《答重阳》诗:

  • 心绪

    读音:xīn xù

    繁体字:心緒

    短语:心怀

    英语:vein

    意思:(心绪,心绪)
    心思,心情。
      ▶宋·欧阳修《与孙威敏公书》:“昨日范公宅得书,以埋铭见託。

  • 还要

    读音:拼音:hái yào 五笔:gisv

    还要的解释

    词语分解

    • 还的解释 还 (還) á 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还乡。还俗。衣锦还乡。返老还童。 回报别人对自己的行动。还手。还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偿付:归还。偿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