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杂兴(五首)》 节序又催秋后燕,风光争发雨前花。

节序又催秋后燕,风光争发雨前花。

意思:节日又催秋天后燕,风光争发下雨前花。

出自作者[元]陈基的《秋日杂兴(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客居他乡的诗,作者在江头久客,思家却不能归,只能独自面对着微霜上鬓的年华,感叹时光的流逝。诗中通过对节令、风光、梦蝶、饮酒、晨露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思乡、疲倦和无奈。 首联“江头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直接点明主题,作者作为一名久客异乡的人,每天都在思念家乡,不知不觉中,鬓角已经出现了丝丝霜华。这种对家乡的思念和年华的流逝,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颔联“节序又催秋后燕,风光争发雨前花”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更替和风光的变换。秋燕的归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雨前的花开,则展示了自然界的风光。这些描绘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时光的感慨,也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颈联“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是诗中的转折,作者从前面的愁思中跳出来,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这里引用庄子梦蝶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疲倦和无奈;而“不饮何忧广客蛇”则表达了即使不饮酒也不必担忧的豁达态度。 尾联“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描绘了早晨的景象,薄薄的晨露洒在蒹葭上,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这一描绘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早晨的喜爱,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希望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时光、季节、生活态度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疲倦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豁达和乐观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坚韧和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头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
节序又催秋后燕,风光争发雨前花。
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

关键词解释

  • 雨前

    读音:yǔ qián

    繁体字:雨前

    意思:绿茶的一种。用谷雨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故名。
      ▶宋·苏轼《留题显圣寺》诗:“浮石已干霜后水,焦坑闲试雨前茶。”
      ▶《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淮南、归州、江南、荆湖

  • 秋后

    读音:qiū hòu

    繁体字:秋後

    意思:(秋后,秋后)

     1.立秋以后。
      ▶《魏书•广陵王羽传》:“今始维夏,且待至秋后。”
      ▶唐·杜甫《早秋苦热堆案相仍》诗:“常愁夜来皆是蝎,况乃秋后转多

  • 风光

    读音:fēng guāng

    繁体字:風光

    短语:景 景观 色

    英语:(n) natural scenic view

    意思:(风光,风光)

     1.风以及草木上

  • 节序

    读音:jié xù

    繁体字:節序

    意思:(节序,节序)
    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南朝·梁·江淹《谢僕射游览》诗:“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时菊耀巖阿,云霞冠秋岭。”
      ▶唐·骆宾王《畴昔篇》:“江南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