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怪画图来郑侠,何期奏议出唐坰。
意思:只怪图画来郑侠,什么时候奏议出唐代郊。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荆公》
全文创作背景
《荆公》是宋代诗人洪咨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王安石有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改革家。他在宋神宗时期担任宰相,主持变法,推行新政,史称“新法”。
洪咨夔生活在南宋时期,距离王安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然而,王安石的改革和新法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荆公》这首诗正是对王安石的赞美和怀念之作。
诗中描绘了王安石的形象:
荆公头上戴乌纱,腰间系玉带。
手执金鞭驱骏马,意气风发走天涯。
这里,洪咨夔将王安石比作一位英勇的骑士,头戴乌纱帽,腰间系着玉带,手持金鞭驾驭骏马,意气风发地行走在天涯。这种形象展现了王安石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诗的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王安石改革事业的敬仰之情:
世间英雄谁与并?千古风云一壮怀。
洪咨夔认为,在世间的英雄人物中,谁能与王安石相提并论呢?他的改革事业和豪情壮志将永载史册,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
总的来说,《荆公》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和豪迈的笔调赞美了王安石的改革精神和远大抱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王安石的评价,也为我们了解宋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