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山路有感》
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
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
意思:
想起昨天召回天,三人回到路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商山路有感》
全文赏析
【注释】:
原序:前年夏,予自忠州刺史除书归阙。时刑部李十一侍
郎、户部崔二十员外亦自澧、果二郡守征还,相次
入关,皆同此路。今年,予自中书舍人授杭州刺史,
又由此途出。二君已逝,予独南行;追叹兴怀,慨
然成咏。后来有与予、杓直、虞平游者,见此短什,
能无恻恻乎?倘未忘情,请为继和。长庆二年七月
三十日,题于内乡县南亭云尔。
相关句子
春风归路长。
-- 出自《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作者:[宋]李之仪
万里蓬莱归路。
-- 出自《水调歌头·世事不须问》作者:[宋]韩元吉
马蹄归路滑。
-- 出自《谒金门·金榜揭》作者:[宋]吴泳
归路月明山上
-- 出自《渔歌子 滏水集三》作者:[元]赵秉文
归路茫茫。
-- 出自《采桑子·老僧头白焦山顶》作者:[清]孙枝蔚
临平归路。
-- 出自《解语花·轻雷殷殷》作者:[宋]张艾
吾归路。
-- 出自《失调名》作者:[宋]叶李
孟秋首归路。
-- 出自《还至张掖古城闻东军告捷赠韦五虚已》作者:[唐]陈子昂
始得傍归路。
-- 出自《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梦里云归路。
-- 出自《蓦山溪·山围江暮》作者:[宋]黄庭坚
忆昨。
-- 出自《白苎》作者:[宋]蒋捷
忆昨。
-- 出自《暗香·羽音辽邈》作者:[宋]张炎
忆昨待班南内否?
-- 出自《寄广东提刑林谦之司业》作者:[宋]杨万里
忆昨吏三年,到今余梦想。
-- 出自《送郑公绩赴试金陵》作者:[宋]朱翌
忆昨登瀛日,相亲意最深。
-- 出自《挽崔舍人》作者:[宋]史弥大
忆昨罢清江,中兴初甲寅。
-- 出自《宿青绥铺》作者:[宋]童蒙
忆昨亲蛟蜃,风浪身恻恻。
-- 出自《遗任子渊省元六首》作者:[宋]员兴宗
远守惭侯籍,征还荷诏条。
-- 出自《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余同迁见赠》作者:[唐]刘禹锡
高情方造适,众意望征还。
-- 出自《奉和裴令公新成绿野堂即书》作者:[唐]刘禹锡
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
-- 出自《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作者:[唐]白居易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
-- 出自《因岩亭》作者:[唐]白居易
一日三四迁。
-- 出自《赠徐干诗》作者:[魏晋]刘桢
两日三朝留酌。
-- 出自《诉衷情·醪虽薄》作者:[元]刘秉忠
一日三,三日九。
-- 出自《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作者:[宋]释普度
一日三时长厮觑。
-- 出自《渔家傲 昆仑山石门庵》作者:[元]王哲
征帆驾长风,一日三万里。
-- 出自《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作者:[宋]沈与求
青鸾客,楼外日三竿。
-- 出自《小重山·醉尽春风意未阑》作者:[元]元好问
人归后。
-- 出自《点绛唇·绿萼冰花》作者:[宋]蔡伸
楼上人归。
-- 出自《减字木兰花·西楼明月》作者:[宋]魏夫人
姑射人归。
-- 出自《采桑子·水云薄薄天同色》作者:[宋]张先
诗句原文
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
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
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归路
读音:
guī lù
繁体字:
歸路
英语:
return circuit
详细释义:
回去的路。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刘表助张绣屯兵安众,截吾归路。』
造句:<
归路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