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因岩亭》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

意思:遥知兴不足,即使被命令召回。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因岩亭》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美好,但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诗人在赞美隐逸生活的同时,又流露出对仕途的向往和无法真正放下的苦恼。 以下是对诗句的具体赏析: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困境,生活困苦,路途艰难。 “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这里提出了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即既能做官又能隐逸,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这两句诗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环境,树木罗列在阶下,江云储存在栋梁之间,景色优美。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优美,如同移动了天目的石头,疑似进入了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这里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虽然隐逸生活的景色很美,但他仍然对皇恩抱有期待。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最后两句预示了诗人可能会被召回朝廷,结束他的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美好和诗人内心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
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
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
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
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
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征还。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遥知

    读音:yáo zhī

    繁体字:遙知

    意思:(遥知,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被诏

    读音:bèi zhào

    繁体字:被詔

    意思:(被诏,被诏)
    承受诏命。
      ▶唐·韩愈《送幽州李端公序》:“某(李藩)前年被诏,告礼幽州。”
      ▶《新唐书•张九龄传》:“会赐渤海诏,而书命无足为者,乃召九龄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