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华亭朱孟辩篆冢诗卷》 汉经煨烬余,文教仍敷宣。

汉经煨烬余,文教仍敷宣。

意思:汉代经灰烬多,文化教育仍广泛宣扬。

出自作者[明]董佐才的《题华亭朱孟辩篆冢诗卷》

全文创作背景

《题华亭朱孟辩篆冢诗卷》是明朝书法家董佐才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朱孟辩的篆书艺术成就和他对篆书艺术的追求密切相关。董佐才在诗中表达了对朱孟辩篆书技艺的赞美,以及对他不懈追求艺术精神的敬佩。 朱孟辩是一位明朝著名的篆书家,他的篆书风格独特,造诣深厚。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传承篆书艺术,朱孟辩不懈努力,甚至将自己的墓地立为“篆冢”,以示对篆书的热爱和执着。 董佐才在得知朱孟辩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于是创作了这首《题华亭朱孟辩篆冢诗卷》。诗中描绘了朱孟辩篆书艺术的优美和独特,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艺术家不懈追求精神的敬意。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董佐才的诗歌才华,也体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初无毫楮,羲画何繇传?
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图》前。
神农洎苍颉,俯仰极人天。
穗书与鸟书,创制分后先。
龟麟锡禹时,盘铭著汤年。
岐阳纪石鼓,史籀称独贤。
矫若蛟龙蟠,郁若锁钮联。
科斗聿行漆,形体因自然。
一从孔壁废,重为经籍怜。
秦相约籀古,撰次《苍颉篇》。
小篆遂名家,劲健含姿妍。
登封及诅神,金石纷雕镌。
下逮隶八分,变化如云烟。
汉经煨烬余,文教仍敷宣。
保氏存六书,学僮谗九千。
扬雄纂奇字,杜林解探研

关键词解释

  • 文教

    读音:wén jiào

    繁体字:文教

    短语:义务教育 初等教育 儒教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国教

    英语:culture and education

    意思:
     1.

  • 煨烬

    读音:wēi jìn

    繁体字:煨燼

    意思:(煨烬,煨烬)

     1.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
      ▶晋·左思《魏都赋》:“翼翼京室,耽耽帝宇。巢焚原燎,变为煨烬。”
      ▶宋·王安石《外厨遗火》诗之一:“图

  • 余文

    读音:yú wén

    繁体字:餘文

    意思:(余文,余文)
    遣留下来的文章、文字。
      ▶《后汉书•陈元传》:“仲尼圣德,而不容于世,况于竹帛余文,其为雷同者所排,固其宜也。”
      ▶《宋书•顺帝纪》:“姬·夏典载

  • 敷宣

    读音:fū xuān

    繁体字:敷宣

    意思:传播,宣扬。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宜令史官着《长乐宫注》、《圣德颂》,以敷宣景耀,勒勋金石,县之日月,摅之罔极。”
      ▶《晋书•卞壸传》:“案侍中、司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