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李达可》 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

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

意思:八十岁的老翁行未得到,不象能解释小儿孩。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答李达可》

全文创作背景

《答李达可》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1. 人际交往背景:这首诗是周必大回复李达可的一封信,他们两人可能是朋友或者有着一定的交往关系。李达可能在信中向周必大询问了一些问题或者表达了某种观点,周必大则通过这首诗来回应。 2. 社会历史背景:宋朝时期,诗词成为了文人雅士之间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诗词创作在当时的社会中非常盛行。周必大作为当时的文人,通过诗歌创作来与李达可进行交流,也是符合当时社会风尚的一种行为。 综上所述,《答李达可》的创作背景是周必大与李达可的人际交往背景以及宋朝诗词创作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浊泾不必羡清淮,社燕宾鸿任去来。
老子何曾凭日者,后生正合竞时哉。
圆规枉把方心凿,尘世常令笑口开。
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
作者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老翁

    读音:lǎo wēng

    繁体字:老翁

    英语:whitebeard

    意思:
     1.年老的男子。含尊重意。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唐·李颀

  • 小儿

    读音:xiǎo ér

    繁体字:小兒

    短语:髫龄 襁褓 垂髫

    英语:wean

    意思:(小儿,小儿)

     1.小孩子。
      ▶《史记•淮阴侯列传》:“﹝萧

  • 不如

    读音:bù rú

    繁体字:不如

    英语:not equal to

    意思:
     1.比不上。
      ▶《易•屯》:“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

  • 得不

    读音:dé bù

    繁体字:得不

    意思:能不;岂不。
      ▶《史记•秦本纪》“伐南山大梓”司马贞索隐引《录异传》:“秦若使人被髮,以朱丝绕树伐汝,汝得不困耶?”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志忠晚乃谬计耳,其初立朝,得不为贤相乎?

  • 儿孩

    读音:ér hái

    繁体字:兒孩

    意思:(儿孩,儿孩)

     1.孩童。
      ▶唐·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儿亲狎,行止多自处。”
     
     2.比喻亲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