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岩山》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意思:崖折百花迟天晚,鹤唳声远远回家深夜。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西岩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是一首描绘仙居美景和道家修炼生活的诗。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居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也传达出道家修炼的哲理和境界。 首联“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诗人以“千古仙居”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的“物象饶”表达了仙居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色和物产,而“道成丹熟昼升霄”则暗示了道家修炼的境界,即通过修炼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颔联“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进一步描绘了仙居的美丽景色。宝磬和松韵是自然之声,宝磬象征着仙居的神秘和庄重,松韵则表达了山林的宁静和悠扬。而灵池和海潮则描绘了仙居的灵秀和壮观,象征着道家修炼的境界。 颈联“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诗人通过描绘崖边的百花、晚上的鹤唳,进一步展示了仙居的美丽和神秘。这里的“迟日晚”和“清夜唳声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同时也传达出道家修炼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超越。 尾联“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诗人以登临仙居、手拂行云为结尾,表达了到达希夷境的欣喜和超脱。这里的“希夷境”象征着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而“手拂行云度石桥”则描绘了到达此境的途径和过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居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也传达出道家修炼的哲理和境界。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道家修炼的深远意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百花

    读音:bǎi huā

    繁体字:百花

    英语:hundred flowers

    意思:亦作“百华”。
     各种花。
      ▶北周·庾信《忽见槟榔》诗:“绿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
      ▶唐·

  • 清夜

    读音:qīng yè

    繁体字:清夜

    英语:stillness of night

    意思:清静的夜晚。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唐·李端《宿瓜州

  • 日晚

    读音:rì wǎn

    繁体字:日晚

    意思:犹傍晚。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饟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北周·庾信《春赋》:“三日曲水向河津

  • 迟日

    读音:chí rì

    繁体字:遲日

    意思:(迟日,迟日)
    I
    《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后以“迟日”指春日。
       ▶唐·皇甫冉《送钱唐骆少府赴制举》:“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