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句》 (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把得新诗草里论。

(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把得新诗草里论。

意思:李频进士(寄,见《鉴诫录》)把得新诗草里论。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句》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及第的祝贺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的诗。诗中通过描绘攀桂的弟子和卧云的先生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首先,诗中提到了弟子已经攀上了桂树,这是对友人及第的祝贺。桂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代表着荣誉和成功,因此这一描述表达了对友人成就的赞赏。同时,诗中也暗示了友人的人生道路已经迈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值得庆祝的。 接着,诗中又描绘了先生仍然卧云的形象。这里的“卧云”可以理解为一种隐逸生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云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来象征高远、飘逸、自由等意象,因此卧云可以理解为追求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境界。 此外,诗中还通过“草里论”和“枯井”、“废巢”等意象,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朴素生活的向往。这些意象都带有一种清新、自然、质朴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攀桂的弟子和卧云的先生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及第的祝贺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带有一种清新、自然、质朴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接下来的两首诗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人生不同选择的思考。第一首诗中提到了新诗在草里论,暗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对自然、朴素生活的赞美。第二首诗则通过枯井、废巢等意象,表达了对孤独、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些意象都带有一种深沉、静谧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些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朴素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不同选择的思考。这些思考和表达方式都带有一种清新、自然、质朴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
(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把得新诗草里论。
(干师徐凝,常刺凝云云,反语为村里老也)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
(贻天目中峰客,以上见《纪事》)
作者介绍 储光羲简介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鉴戒

    读音:jiàn jiè

    繁体字:鑒戒

    短语:前车之鉴 覆辙 教训 鉴

    英语:warning

    近义词: 警觉、警戒、警惕、借鉴

  • 及第

    读音:jí dì

    繁体字:及第

    短语:

    英语:pass an imperial examination

    意思:科举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
      ▶隋·唐只

  • 新诗

    读音:xīn shī

    繁体字:新詩

    英语:modern verse

    意思:(新诗,新诗)

     1.新的诗作。
      ▶晋·张华《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贻新诗,示我以游娱。”

  • 诗草

    读音:shī cǎo

    繁体字:詩草

    意思:(诗草,诗草)
    亦作“诗艹”。
     
     1.诗的草稿;诗作。
      ▶五代·齐己《乱中闻郑谷吴延保下世》诗:“兵火焚诗草,江流涨墓田。”
      ▶宋·苏轼《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