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意思:当时并不是没有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说。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天文现象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腐败、用人不当、皇帝失察等社会现象的批评。诗中通过对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的描述,引出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反思。 首先,诗中描绘了司天台的高耸入云,俯瞰着天际的景象。这种描绘给人一种神秘而崇高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司天台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然而,诗中又提到“羲和死来职事废”,这暗示了当时政治的混乱和无能,使得司天台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接着,诗中提到了“官不求贤空取艺”,这是对当时用人制度的批评。在当时的社会,虽然有贤能的人存在,但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忽视或排斥,而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却被选拔为官员。这种用人制度的弊端,使得社会变得更加混乱。 诗中还提到了“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这是对当时天象的描述。北辰是象征皇帝的星宿,如果它暗淡无光,就意味着皇帝失位;而四星煌煌如火赤,则暗示了政治的混乱和动荡。这些天象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反思。 最后,诗中提到“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这是对当时政治现象的讽刺。在明光殿中,只有那些能够讨好皇帝的人才会受到重用,而那些敢于直言的人则往往被排斥。这种政治现象,使得社会变得更加黑暗。 整首诗通过对天文现象和政治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和批评。诗中的语言犀利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无奈。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腐败、用人不当、皇帝失察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
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史官

    读音:shǐ guān

    繁体字:史官

    英语:official historian; historiographer

    意思:主管文书、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
      ▶《史记

  • 眼见

    读音:yǎn jiàn

    繁体字:眼見

    意思:(眼见,眼见)

     1.眼看;目睹。
      ▶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宋程垓《洞庭春色》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

  • 太史

    读音:tài shǐ

    繁体字:太史

    英语:secretary

    意思:
     1.官名。
      ▶西周、春秋时太史掌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
      ▶秦·汉曰

  • 敢言

    读音:gǎn yán

    繁体字:敢言

    英语:to have the courage to speak one\'s mind

    意思:
     1.敢于进直言。
      ▶《国语•鲁语下》:“夫外朝,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