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雁过妆楼·风雨不来》 湘潭无人吊楚,叹落英自采,谁寄相思。

湘潭无人吊楚,叹落英自采,谁寄相思。

意思:湘潭没有人凭吊楚国,叹息落英自采,谁寄相思。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新雁过妆楼·风雨不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抒情的风格,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句“风雨不来,深院悄、清事正满东篱”,描绘了一个寂静的秋日庭院,仿佛一切风雨都暂时退去,只有清净和美好在满溢。这里,“东篱”可能指的是菊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收获。 “杖藜重到,秋气冉冉吹衣”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庭院,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在轻轻吹拂。这里的“杖藜”可能是指诗人手中拄着的拐杖,也可能象征着一种探索和追寻的精神。 “瘦碧飘萧摇露便,腻黄秀野拂霜枝”是对庭院中景色的进一步描绘,包括那些瘦弱的碧绿的植物在露水中摇曳生姿,以及金黄色的田野在霜冻中显得更加秀美。 “忆芳时。翠微唤酒,江雁初飞”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自然的敬仰。他可能想起了在山间饮酒的美好时光,以及初秋时江面上飞鸟的情景。 “湘潭无人吊楚”一句可能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失落,也可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内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失落,可能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可能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雨不来,深院悄、清事正满东篱。
杖藜重到,秋气冉冉吹衣。
瘦碧飘萧摇露便,腻黄秀野拂霜枝。
忆芳时。
翠微唤酒,江雁初飞。
湘潭无人吊楚,叹落英自采,谁寄相思。
淡泊生涯,聊伴老圃斜晖。
寒香应遍故里,想鹤怨山空犹未归。
归何晚,问径松不语,只有花知。
作者介绍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落英

    读音:luò yīng

    繁体字:落英

    英语:fallen or falling flowers

    意思:落花。
      ▶《楚辞•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按,一说为初生之花。

  • 相思

    读音:xiāng sī

    繁体字:相思

    英语:love knot

    意思:
     1.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近所引起的想念。
      ▶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读音:

    繁体字:

    短语:沉思 思维 寻味 思考 琢磨 念 默想 想 思忖 思索 酌量 寻思 盘算 构思 虑 考虑 思虑 揣摩 思量 思想 合计

    英语:to think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