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楼夜》 歌声袅袅彻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

歌声袅袅彻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

意思:歌声袅袅彻清静的夜晚,月光非常秀丽在翠楼。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南楼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玉管金樽夜不休》是一首描绘了夜晚宴饮场景,表达了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画短惜年流。”描绘了一个豪华的夜晚,金樽玉管,宾客们畅饮欢歌,不舍夜半。其中,“画短”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短促的人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歌声袅袅彻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歌声袅袅不绝,月光洒在翠绿的楼阁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夜晚的思绪,可能在梦中回忆起垂钓的时光,醒来时却感到惊讶和失落;灯光下想起离别家人,更增添了离愁别绪。 最后,“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感叹自己已经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曾经的英雄壮志已经消磨殆尽。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华夜晚的宴饮场景,通过描绘歌声、月光、梦境和离愁别绪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画短惜年流。
歌声袅袅彻清夜,月色娟娟当翠楼。
枕上暗惊垂钓梦,灯前偏起别家愁。
思量今日英雄事,身到簪裾已白头。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娟娟

    读音:juān juān

    繁体字:娟娟

    英语:beautiful; graceful

    意思:
     1.姿态柔美貌。
      ▶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 翠楼

    读音:cuì lóu

    繁体字:翠樓

    意思:(翠楼,翠楼)

     1.涂饰绿漆的高楼。
      ▶汉·李尤《平乐观赋》:“大厦累而鳞次,承岧峣之翠楼。”
      ▶南朝·梁·江淹《山中楚辞》之二:“日华粲于芳阁,月

  • 清夜

    读音:qīng yè

    繁体字:清夜

    英语:stillness of night

    意思:清静的夜晚。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唐·李端《宿瓜州

  • 歌声

    读音:gē shēng

    繁体字:歌聲

    短语:雷声 嘘声 笑声 铃声 雨声 欢呼声 掌声 爆炸声 啭鸣 吼声 吆喝声 哭声 喊声 鸣声

    英语:singing

    意思

  • 袅袅

    解释

    袅袅 niǎoniǎo

    (1) [curling upwards]∶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waving in the wind]∶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